2013年10月12日,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政策圓桌會議的“熱點話題”系列活動第一期在上海召開。本次會議的主題是:“自貿啟幕,醫療變局?”以下是與會嘉賓的精彩發言與討論!
首先我們看一下全球貿易競爭,其實中國在2002年的時候已經提出過將保稅區轉型為自貿區,但是當時的背景是中國剛剛加入WTO,所以要按照WTO的規定,但是今天我們已經發生了變化,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TPP跟TTIP什么概念,如果這兩個協議達成以后將覆蓋全世界經濟總量的70%以上,TPP是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,這個協議是在2002年的時候由新西蘭、新加坡、智利跟文萊所成立的,它成立了至少七八年,沒有什么反應的,直到最近美國把戰略重點轉移到了亞太地區,他在背后鼓勵日本加入,到了今年的9月韓國宣布加入TPP。
我們的新的領導人提出我們的新的三架馬車,分別是深度城市化、消費升級、人民幣國際化。我們看一下,這個行政體制是指所有的其它改革展開的基礎,最開始進行。我們剛才講了因為你的利益集團存在,你很難通過自身改革突破這個瓶頸,所以通過外力。接下來財稅金融的改革是最小的,把所有的改革放在一起可以拿出來的最小的一攬子改革的核心。另外土地和戶籍制度改革是釋放增長力和活力的關鍵。所以這個改革也需要外力,這個外力來自于自貿區示范效應。
最后一點最近媒體很少談到的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,中國將成為未來世界的領導者,這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報告,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在1840年以前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強國,到了1840年以后歐盟超過了中國,美國在二戰以后超過了歐洲。根據IMF預測,到了2016年或者更加保守一點就是2020年的時間中國將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,按GDP總量來看。所以當中國成為未來領導者以后,你的貨幣是不可是兌換的很難跟你這個身份所匹配。所以新一屆政府高瞻遠矚提出了這個大膽的試驗田的設想,當中國成為未來世界的領導者的時候有足夠的支撐,這個是一個背景,也是為什么設立上海自貿區的意義。
我們看它到底有什么意義,我用幾個數字概括,首先是六大領域的開放:第一是金融服務,二是航運服務,三是商貿服務,四是專業服務,五是文化服務,六是社會服務。接下來的是四大自由:第一個是貨物和商品的自由和便利化。第二,是金融和貨幣的自由,就是加大人民幣國際化以及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。第三個是資金流動和投資的自由。最后是人的自由,領導也講了,最后是要實現使得住在自貿區的人跟住在國外是一樣的,一樣的自由和幸福。
七是七大改革的亮點首先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。第二,是金融服務業向民營企業和外資全面開放,可以設立外資 銀行。第三是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。第四個亮點是允許外資 經營特定形式的部分增值電訊業務。第五,是允許設立外商獨資娛樂場所。第六是允許外企從事游戲設備生產和銷售。最后一個是允許,跟我們今天主題相關的,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的醫療機構。剛才講了一個是6,一個是4,一個是7 |